返回

重生1979:发家从采药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8章 巴山药草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用还更稳定。自古以来,就有不少采药人在山林沟壑间穿梭。

    巴山多药草,山里珍奇植物和名贵中草药不少,药材一直是现在的供销社和随后出现的药材公司大量收购的对象。

    现在是生产队时期,主要以农事为主。

    等到分田到户,但凡有点赶山经验的人,在空闲时都会想着往山里跑,盼着山里的草药能给家里带来更多财富。对宋阳来说,只要能赚钱,打猎和采药他都愿意尝试。

    进了山里,宋阳心态很放松,遇到适合采挖的药材就采药,碰到合适的猎物就打猎,他主要还是想碰碰运气,看看能不能找到香獐子。

    名贵,马上就临近中秋,正是猎取香獐子的好时候。

    房子盖好了,一家人搬过去就行,青沟和盘龙湾都很安全,再大的雨水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。房子的事情落实了,宋阳心里压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,整个人轻松了许多。

    两条青川犬在前面欢快地跑着,一人两狗穿过大村子,继续朝西边的山里走去。路过皂角树的时候,宋建国正站在皂角树旁那块标志性的大石头上,敲响钟声,召集大家上工。

    生产队里有固定的专业农活,比如积肥的、管菜园子的、饲喂牲口的等等,这些人有固定岗位,不用天天来皂角树等队长分配农活。

    但很多时候,人多活少,为了让大家都能挣到工分,只好把一个人就能轻松干完的活分给两三个人,这样一来,更多时候大家就是在偷懒、闲聊。

    集体劳动中,行动比较迟缓的是家庭妇女。她们要做的家务很多:刷锅洗碗、喂猪喂鸡,有的还要给孩子喂奶。这么折腾一番,等她们忙完出来,大部队早就到地里了。

    所以,通往田间地头的路上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“先头部队”已经到了地里,队伍的尾巴还在村头,真可谓“出工一溜线,地里一大片”。

    上辈子,最让宋阳印象深刻的是村里李生的媳妇,她拉扯着好几个孩子。

    听到钟声后,她把刷了一半的锅碗放下,赶紧背上背篓,左肩膀扛着锄头,胳肢窝夹着没纳完的一只鞋底子,右手拿着个黑馍,一边咬着吞咽,一边气喘吁吁地追赶大部队,样子十分狼狈。

    背篓是准备放工后,晚走一会儿割猪草用的,鞋底子是休息时抽空纳几针的,她真是忙得不可开交,却也实实在在的勤快。

    这两年,大家没了那种积极性和紧迫感,一个个拖拖拉拉,但也热闹,主要是闲聊厉害。

    宋阳一路看过去,看到蒋依娜冷冷清清地站在人群两米多远的地方,眼睛一直盯着他,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。还看到人群中的王岳,偷偷溜出人群,拔腿往家里跑。

    更多的是一群人望着他,不时指指点点。但这些,宋阳都不在意,径直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不上工就不拿工分,年底也就不参与分粮食、分钱,这很合理。宋阳不在乎这些人的眼光,只要有本事赚到钱,就有办法换成各种粮油布票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按部就班地去生产队的地里懒洋洋地干活,才是真正的混日子,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等宋阳走出村子的时候,王岳已经在路边蹲着等他了。

    “你不上工,就不怕被叔叔阿姨骂吗?”宋阳看着偷跑出来的王岳,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怕啥,我爸妈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。昨天背回家的两只猪腿和两只小猪仔,可把他们高兴坏了,直接说我今天这工想上就上,不想上,在家睡觉都行。”王岳咧嘴笑道,“何况是跟着你去打猎……今天主要干啥呀?”

    “就是到山里转转,挖草药、打猎都行!”

    “那也行,碰到什么就做什么!”

    宋阳不介意王岳跟着,相反,进山有个伴,在安全上也能多些保障。两人一路上没有特定的目的地,翻过三道山梁后,随便找了条山沟就钻了进去。

    山沟里有水,常有猎物来饮水避暑,容易发现野物,而且这样的环境下,两侧山坡也常常生长着不少药材。

    可两人刚钻进去没多久,招财和进宝就叫了起来,不是冲着行进方向,而是掉头朝着山沟外面。宋阳和王岳警惕地提着火枪,回头看向刚刚走过的山沟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山沟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,两人定睛一看,只见一人牵着条狼狗跟了过来。不是张晨轩还能是谁?


第108章 巴山药草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